湖南祁阳:带你走进红色迷人古镇潘市
2020-07-24 10:22:22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学习强国湖南学习平台 | 编辑:周敏 | 作者:谢颖 刘志军         

迷人的潘市镇(全文图片由蒋盛文 唐志强 刘志军摄影)

提起湖南省潘市镇,大家可能都知道,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陶铸同志的故乡,拥有陶铸故居、李家大院等家喻户晓的知名景点。除此之外,潘市镇还有八角岭风景区、柏家古民居、杨氏宗祠等诸多具有厚重史感和神秘色彩的古建筑群。建于乾隆年间的杨氏宗祠、具有600年历史的渔舟抬网以及作为祁阳美食代名词的“墨名豆腐丝”都使潘市的美独特而深邃、卓雅而不群。现在带你在阳光下走进潘市镇,一起踏寻伟人的足迹,一起领略古建筑之美,一起静听花开的声音。

红色潘市:读不完的伟人故事

陶铸故居(一)

陶铸故居(二)

陶铸革命事迹陈列馆

陶公亭

石洞源水库(一)

石洞源水库(二)——碧波清清

石洞源水库(三)——翠竹葱茏

石洞源水库(四)——黄龙出洞景点

陶铸故居位于陶家湾村,是集红色旅游、人文景观、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景区。景区内有陶铸故居、陶母墓、陶公亭、松风亭;自然景观有黄龙出洞、平湖晨曦;休闲景观有水上游乐项目和农家乐。

陶铸故居是湘南山区农家典型民居院落,为砖木结构,主体是二层吊脚楼式,由一正两横和一栋杂屋组成,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,平面呈前坪后院“凹”字形布局,故居四周群山起伏,绿阴如盖,苍翠欲滴。门前是石洞源水库,碧波荡漾,一平如镜,湖光水色,尽收眼底。陶铸生平事迹陈列馆和陶铸铜像建于1988年,陈列了陶铸生平86件实物和371张珍贵历史照片。

古色潘市:古宅老院像散落的珍珠

八角岭:神仙在此洗罗裙

欢快的羊群

八角岭是一个古老的村庄,因山分为八股,有八个小山头,故名。山上建有雷祖殿、白泥庵,山顶有一井水,常年水清如镜。与白水镇的白云山隔江遥相对峙,传说八仙之中的韩湘子宿于白云山,何仙姑住于八角井。因山有灵气,常年香火不断。古代居有李、王、谢、申、胡等五大家族。清朝初期李氏和王氏发迹,分别建李家大院和王家大院,风格别具,院落布局严禁,青砖灰瓦,飞檐翘角,现保存完好,已批准为省级古村落文物保护单位,与八角岭风景区融为一体,山清水秀,别具一格。

李家大院:老宅新韵映成辉

国家级文物保护院落——李家大院

俯瞰李家大院

飞翘的屋檐

精致的古建筑

李家大院一侧

大院内雕龙画凤的窗花

李家大院坐落于潘市镇龙溪村象牙山脚下,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。整个院落系砖木结构,翘角飞檐,青砖灰瓦,布局严谨,雕梁画栋,古色古香。所有房间地面以方形青砖漫铺,尤为精致的是1200多个花窗和150多个柱础,雕刻工艺令人惊叹,其花鸟虫鱼、戏剧人物、瑞兽图腾,构图精美,造型雅致,形象逼真。

李家大院油菜花开(一)

李家大院油菜花开(二)

李家大院油菜花开(三)

也许不少朋友已经去过李家大院多次了,但是,眼下的老院却别有一番韵味。随着气温的逐渐回暖,李家大院前的油菜花竞相绽放,流金溢彩,与翘角飞檐、青砖灰瓦的李家大院融为一体相映成辉。春风掠过,田间地头黄灿灿花海一般,蜂飞蝶舞好不自在!只要你来,定会流连忘返。

杨氏宗祠:穿越千年来看你

美丽如画的杨氏宗祠(一)

杨氏宗祠(二)

杨氏宗祠大门

俯瞰杨氏祠堂

杨氏祠堂传统文化活动——舞龙灯

杨氏祠堂传统文化活动——耍狮子

群众观看祁剧

杨氏宗祠位于潘市镇侧树坪村。为该支杨姓始祖杨六十八郎于清乾隆四十八年(1783)集民间能工巧匠精雕细琢。祠堂系砖木结构,四进三横,呈“目”字布局。整个建筑结构紧凑、布局得体、错落有致。其大门、柱础、牌坊之石雕,桃檐、柱饰、枋撑、窗棂之木刻,墙壁、地板之彩绘,汇集传统文化之精髓,融合古代建筑之风格,题材丰富、构图优美、工艺卓绝、形态逼真,蕴含浓郁的民族文化。

老司里:刚走进湖南卫视里

旖旎如画的老司里

老司里一侧

老司里的渔船

老司里村的传统渔舟抬网捕鱼,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。抬网分为16股,拆装方便,张开面积达18亩。18条渔船同时作业,需36人同时上阵,这可是整个湘江绝无仅有的捕捞技术,前不久还上过湖南卫视新闻联播哦!

另外,老司里黄龙也是民俗艺术中的一个瑰宝,是当地村民每年春节的传统大戏之一,也是摄影师喜好追逐的宝贵场景,其知名度已随摄影师的镜头播散到国内国外。

老司里勤劳的渔民(一)

老司里渔民在结网(二)

老司里渔民捕鱼(三)

捕鱼大集会(四)

老司里百姓庆贺节日


责编:周敏

来源:学习强国湖南学习平台

  下载APP